【精细化提升行动方案】提升措施——01加强护栏连接过渡
导读
1.《精细化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加强不同防护等级或不同结构形式护栏之间的连接过渡。
2.近些年的“安保工程” “生命防护工程” “提升桥梁防护能力”等工作中研究、改进并推广了一系列的护栏过渡处置措施,显著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3.桥梁护栏端部翼墙是目前较为常见且安全可靠的桥头护栏过渡处置措施,但也存在施工周期长、保通成本高的问题,难以满足公路既有护栏连接过渡段亟需大批量升级完善的需求。
4.中交华安研发的免翼墙路基桥梁护栏过渡段处置方案,施工更加方便、快速、高效,为《精细化提升行动方案》加强护栏连接过渡任务的实施提供了更优的方案选择。
一、政策引领——精细提升护栏连接过渡处安全防护能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持续提升公路交通安全水平,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和公安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精细化提升行动方案》)。安全、畅通、高效的公路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人民群众出行的重要保障。《精细化提升行动方案》在完善交通安全设施的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精细提升安全防护能力的要求,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加强护栏连接过渡。
交通运输部从2004年开始实施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安全保障工程,2014年开展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到“十三五”期间推进的提升公路桥梁安全防护能力等四个专项行动,在我国道路交通发展的不同阶段全面、有序、逐步部署实施了一系列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处置措施,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发展水平。
我国公路交通建设初期,受到技术水平及实施条件的局限性,不同防护等级或不同结构型式护栏之间的连接过渡方式相对随意。通过各阶段的专项工程和专项行动的开展实施,近年来护栏连接过渡段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各种护栏之间的过渡段设计逐步趋于合理和规范。
图1 护栏过渡段的设计设置趋于合理规范
二、问题导向——护栏连接过渡处现状
相关数据显示,与护栏过渡段有关的重大交通事故多发生在路基护栏与桥梁护栏连接过渡处。这是由于桥梁护栏多为混凝土护栏或组合式护栏,而路基护栏一般为波形梁护栏,两种护栏的刚度和强度差异较大,若过渡段处置不当,失控车辆碰撞路基桥梁护栏连接过渡段时,很容易发生绊阻、翻越等现象,进而导致严重的事故后果。
1994年,我国发布了第一部专门针对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的交通行业标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074—94),规定了桥梁混凝土护栏和组合式护栏的始、终端应设置独立的端部翼墙,并要求路侧护栏和桥梁护栏之间应进行过渡连接设计,路侧护栏波形梁板直接搭接在桥梁护栏翼墙端部。2006年修订颁布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明确规定当桥梁护栏与路基护栏的结构形式不同时,应进行过渡段设计,过渡段应采用设置端部翼墙或将半刚性护栏搭接在刚性护栏上的方式,即将波形梁板和摩擦梁搭接在桥梁混凝土端部翼墙上,或直接将路基护栏的波形梁板搭接在混凝土护栏上,摩擦梁两端采用端头处理。2017年修订颁布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进一步明确了路基波形梁护栏与桥梁护栏的连接过渡方式和设置条件。路基波形梁护栏与桥梁单坡型混凝土护栏连接过渡时,直接在混凝土迎撞面上搭接波形梁板和摩擦梁;路基波形梁护栏与桥梁F型混凝土护栏连接过渡时,需增设翼墙后再搭接波形梁板和摩擦梁。
随着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的修订与完善,路基护栏与桥梁护栏连接过渡设置也愈安全合理。目前,增设翼墙后再搭接波形梁板和摩擦梁是公路新建和养护工程中路基桥梁护栏连接过渡采用最广泛的形式。我国早期建设的公路桥梁护栏以NJ型混凝土护栏、F型混凝土护栏以及底座为NJ型和F型的组合式护栏为主,按照JTG /T D81—2017细则的要求,过渡段提升方案通常包括护栏过渡段部件更换、新设翼墙、加密立柱等措施。但是,混凝土养生周期长,对于正在运营通车的高速公路存在施工难度大、车道封闭时间长、上路作业频次高等问题,增加了保通成本和施工安全风险,无法适应全国范围内既有护栏连接过渡段大批量升级完善的需求。
图2 公路路基护栏与桥梁护栏过渡段设置翼墙示例
三、精准施策——新型路基护栏与桥梁护栏过渡段处置方案研究
《精细化提升行动方案》旨在实现公路“安全保障能力系统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交通事故明显下降”的目标,为人民群众出行创造更加安全的公路交通环境。为高质、高效达成精细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中加强护栏连接过渡任务,研究一种施工方便、快速的新型路基护栏与桥梁护栏过渡段处置方案尤为必要。
中交华安研究提出了一种路基桥梁护栏免翼墙过渡处置方案,精准施策,通过多适应性连接模块取代传统混凝土翼墙的方式使得护栏过渡更加平顺(如图3所示)。本方案的研究坚持系统思维,充分考虑护栏连接过渡处的安全性、经济性及施工便利性等问题,从搭接形式、连接方法、导向及支撑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在实现安全防护的前提下,着重解决半刚性护栏与刚性护栏连接的灵活和便捷过渡问题,显著降低护栏连接过渡处理的时间成本与建设成本。
图3 中交华安SB级免翼墙路基桥梁过渡段护栏
路基桥梁护栏免翼墙过渡处置方案通过了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检测中心SB级(四级)实车碰撞试验验证,具有较高的安全保障水平,与传统翼墙处置方案相比,本方案施工更加方便、快速、高效,降低了保通成本,同时解决了以往波形梁护栏连接翼墙可能存在螺栓突出的诸多问题(如图4所示),体现了“本质安全”的设计理念。
图4 波形梁护栏与混凝土翼墙搭接
路基桥梁护栏过渡段免翼墙处置方案的提出,为《精细化提升行动方案》中精细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加强护栏连接过渡的任务的实施提供了更优的方案选择,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契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中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和《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公路养护效能的目标要求。
供稿:申林林 于海霞
编辑:王珂